水质便携测试仪以其小巧轻便、操作简便的特点,在环境监测、水产养殖、野外考察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那么,水质测试仪究竟该怎么用呢?
使用前,首先要确保测试仪电量充足,可提前检查电池电量或进行充电操作,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电量不足而中断测量。同时,对测试仪进行简单检查,查看屏幕是否完好、按键是否正常灵敏、传感器探头是否有损坏或污渍等情况,若有污渍需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探头,保证其清洁,以免影响测量精度。
当准备测量时,先将测试仪开机,根据需要测量的水质参数,如酸碱度(pH)、溶解氧(DO)、电导率(EC)等,通过按键或菜单选项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。例如,要测量水的pH值,就进入pH测量模式。对于一些需要校准的参数,如pH值测量,要先使用标准缓冲液进行校准。将探头放入标准缓冲液中,按照仪器提示进行校准操作,通常包括零点校准和斜率校准等步骤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
在实际测量过程中,将测试仪的传感器探头全浸入待测水样中,注意不要触碰容器壁或底部,以免干扰测量。保持探头稳定,等待仪器读数稳定后,即可记录显示的数值。比如测量溶解氧时,要确保水样处于静止状态,因为水流波动会影响溶解氧的测量结果。如果是在野外测量,可能需要多测量几个不同位置的水样,然后取平均值,以更全面地反映该区域的水质状况。
测量完成后,及时将探头从水样中取出,用清水冲洗探头,去除残留的水样,防止对仪器造成腐蚀或影响下次测量。然后,按照仪器的操作规范关闭电源,将测试仪妥善保管。若长时间不使用,建议将电池取出,以免电池漏液损坏仪器。
此外,在使用水质便携测试仪的过程中,还需注意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,如检查传感器的性能、更换老化的电池等。同时,不同的水质测试仪可能在操作细节上略有差异,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,严格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操作,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质便携测试仪的作用,为我们准确了解水质情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。